政府信息公开

喀什大学法政学院师生赴喀什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来源:喀什市司法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24日 点击数:

为深化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研究生的实务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近日,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班30余名学生在课题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喀什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外实训活动。此次活动以公共法律服务实践与法律援助研讨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解与案例研讨,为师生们搭建了一座连接课堂与社会的桥梁。

喀什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喀什地区重要的法律服务平台,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行政复议、妇女儿童维权等功能于一体,是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的课外实训基地。活动伊始,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师生团队,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服务大厅、调解室、法律援助窗口等功能区域。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心的运作模式、服务流程,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基层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参观结束后,师生与中心工作人员在会议室展开了一场深度研讨。研讨围绕法律援助的对象与条件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结合民事代理、刑事辩护、行政复议三类典型案件展开分析。

民事代理案件:民生权益的“守护者”

针对一起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民事代理案,中心律师强调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认定及代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法律援助不仅要帮得上,更要帮得好课题老师补充道,这要求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法律功底,也要有共情能力。

在刑事辩护环节,中心律师分享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的辩护经验,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出发,探讨了辩护策略的选择。刑事辩护不仅关乎当事人自由,更关乎司法公正的实现。一名研究生感慨道。

中心律师以某企业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处罚提起的行政复议案为例,讲解了复议申请的条件、流程及实务难点。行政复议是公民监督行政权的重要途径,但许多申请人因程序不熟悉或证据不足而败诉。这一案例引发了学生对行政法适用、证据收集等问题的热烈讨论。

实践与反思:法学教育的“知行合一”

活动尾声,课题老师总结道:今天的实训让我们看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社会实践。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关注实务需求,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专业价值。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打破了课本与现实的隔阂。以前觉得法律援助离我们很远,现在才明白它就在身边。一名研究生说,未来我想成为公共法律服务的一员,用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