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喀什市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瓜果飘香。早熟葡萄抢鲜上市,徕宁瓜即将接力登场。这座占地3.08万亩的产业园,正以科技创新驱动喀什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喀什市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葡萄种植棚,整齐排列的葡萄架下,藤蔓间垂挂着一串串饱满的“玻璃脆”葡萄。阳光透过棚膜洒落,果实晶莹剔透如玛瑙,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种植户杨友茂正带领农户采摘、分拣、装箱……
种植户杨友茂说:“今年葡萄产量比预期要好很多,每个棚能达到3吨左右,目前销售了7吨,除了销往市场,还有采摘活动。48亩葡萄估计有40万元左右的收入。”
玻璃脆”葡萄为早熟品种,外观鲜亮、皮薄、口感脆甜无籽,富含葡萄糖、果糖及维生素,深受消费者喜爱。园区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精准调控温湿度及光照,确保果实养分积累。目前,产业园1180座日光温室和1971座拱棚批量产出的优质果蔬,成了市场新宠。
除了葡萄丰收,徕宁瓜的甜蜜气息也已弥漫。在喀什市春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圆润饱满的徕宁瓜惹人喜爱。依托智能环境调控、科学灌溉与精准施肥技术,徕宁瓜的品质与口感稳定。种植户阿卜杜热依木·铁热穿梭在瓜垄间,采摘成熟果实,他表示今年种了8亩徕宁瓜,有技术人员经常予以指导,每亩产量预计1吨多。
喀什市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科学布局了设施蔬菜生产区、种业科研示范区、农产品物流加工区、畜禽无抗养殖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为强化科技支撑,园区打造了喀什绿洲农业科创中心,通过深化与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持续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着力打造现代化、高效化、绿色化的农业产业示范园。
喀什市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技术员罗仁表示:园区从徕宁瓜、西瓜、甜瓜等早熟瓜类到秋天的秋延晚蔬菜,像葡萄早熟品种,含糖量高、抗病性强,比喀什本地葡萄要早上市一个月,经济效益好,得到了市场认可。
截至目前,喀什绿洲农业科创中心已吸引12个科研团队入驻,孵化企业17家,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次,培训1800人次。中心构建起 “产、学、研、用、推” 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形成从研发到转化的全链条生态,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技术支撑。
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中,喀什市正以数字技术重塑农业价值链。早熟葡萄、徕宁瓜,不仅让各族群众的“果篮子” 愈发丰盈,更以科技为墨、土地为卷,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让致富的梦想在田间地头结出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