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喀什古城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内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品销售、民宿、餐饮等行业也随之火了起来,带动景区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吃上了“旅游饭”。
麦尔丹·阿布力米提从小在喀什古城长大。2017年,他在古城开了“老城角落”咖啡馆。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他对“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水管墙上挂,解手房上爬”有着切身感受。2009年喀什市开始实施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改造后的古城不仅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政府还为居民疏通了上下水、安装了天然气,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保留了原有的风貌。作为古城居民,麦尔丹对喀什古城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过去狭窄的街巷和破旧的土墙黑巷被“修旧如旧”的全新景象所替代,千年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全新姿态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
麦尔丹的“老城角落”咖啡馆,用泥土色调还原民俗风情的泥土墙壁,再加上彩色玻璃落地窗,复古与新潮的混搭,已经成为古城颇具名气的网红打卡店。旺季时,他店里每天营业额超过1万元。
喀什古城“老城角落”咖啡馆负责人麦尔丹·阿布力米提:
“我热爱古城,毕业后就想回到家乡,于是开了这家咖啡馆,实现了从小的梦想。现在来古城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店里的生意很好,作为喀什人我很骄傲。”
成都游客邓思琪:
“这家咖啡店很有民俗风情,我是看了小红书上的推介来的,喝了一杯沙漠咖啡,又点了杯特色奶茶,口味挺独特,店里的环境特别好,很出片。我还准备等太阳下山的时候再出去逛一逛,感受一下喀什的夜景。”
喀什古城软、硬件设施的极大改善,给像麦尔丹·阿布力米提这样的创业青年打了一剂“强心剂”,他们毅然投身到旅游创业的浪潮中。
依力扎提·麦合木提也是古城长大的小伙子,是“老城角落”咖啡馆的店长。2021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麦尔丹的咖啡馆当服务员。现在,咖啡馆有8个本地年轻人,他们将创业热情倾注在“老城角落”里。
“老城角落”咖啡馆店长依力扎提·麦合木提:
“我在咖啡馆已经干了两年左右,我主要学习的是咖啡、茶、冷饮的制作,收入也挺可观,我的家也在古城里面,上下班非常方便,等我学会了所有技术,也打算自己开店。”
作为一项重大民生改善工程,喀什古城经过改造重焕生机,景区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看好这里发展前景的米开热木·艾买提,早在4年前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在家门口开了“喀什寓意手工地毯”的小店,各种款式的地毯琳琅满目,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喀什寓意手工地毯店负责人米开热木·艾买提:
“今年是我开店的第四年,亲眼见证了古城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很多,我店里的手工地毯也很畅销。”
内蒙古游客郝女士:
“我觉得她家的地毯很好看,喀什我很早就想来了,这里的美食美景让人向往,今年终于过来了,古城非常漂亮,很有民族特色,我买了很多当地特色,真是不虚此行。”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米开热木·艾买提的地毯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店里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地毯不仅展现出了精湛的手工艺,也传递着当地的人文特色。她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把店里的地毯远销到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地。
近年来,喀什古城景区在扎实做好景区产业引导的同时,打造精品街巷,突出古城特色,丰富古城业态,让古城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喀什古城景区管委会对外宣传科科长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尔:
“2023年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在喀什召开,我们倍感振奋,对未来的旅游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将坚持文旅融合,通过旅游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就业,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依托高台民居首开区非遗传承人等街区,让非遗在旅游的平台上火起来,让旅游通过非遗热起来。通过提升喀什古城景区的辐射力,不仅让古城居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周边乡村的农民能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获得间接的就业机会。另外,通过不断扩源做好喀什礼物的开发,让更多游客把喀什特色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