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作业的高峰期。喀什市农业农村局全面启动农机检修工作,在筑牢秋收安全防线的同时,生动展现喀什市70年来农业机械化从“人扛牛犁”到“智慧农机”的跨越式发展。
9月16日,在喀什市太平乡桑村助农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拖拉机、采棉机、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整齐排列,农户们正忙着检修农机,喀什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场为操作人员提供指导。
合作社负责人阿卜力孜·艾散一边配合检查,一边学习农机操作规范。他在新疆师范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将先进理念与技术带入田间生产,目前合作社已配备采棉机、卫星平地机等各类农机30余台,为周边村民提供近20个就业岗位,成为当地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典型代表。
“2010年,我家买了第一台农机。从那以后,播种、收割渐渐都用上了机器。如今更方便,一台收割机几天就能干完所有农活。人不但轻松了,还能腾出时间打零工、搞养殖,收入也增加了。这七十年,农民从‘靠天吃饭、靠力气干活’变成‘农机帮忙、政策撑腰’。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像地里的庄稼,一天比一天好!”阿卜力孜·艾散说。
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太平乡11万亩农田的耕耘收获已离不开农机助力。目前,全乡拥有大小型拖拉机517台、数字农机75台、犁地机械145台、整地机械64台、玉米专项机械159台、小麦专项机械77台、其他各类农机36台,形成了覆盖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机械化作业体系。
“以前秋收,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得忙一个多月。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几天就能完成收割,省时省力。”喀什市太平乡农业机械化服务站站长阿力木江·居麦说。
如今,喀什市农业机械化正从“全流程覆盖”向“智能化升级”迈进。卫星导航平地机、精准播种机等设备广泛应用,智慧农业初具雏形。据喀什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5年全市各类农机数量显著增长,其中大小型拖拉机达4497台,玉米、小麦等专项农机覆盖率超90%。机械化不仅极大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更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稳步跃升。
夕阳西下,检修完毕的农机陆续启动,轰鸣声中满载丰收的期待。从“人扛牛犁”的艰辛到“机械化作业”的高效,喀什市农业70年的蜕变,既是生产方式的深刻革新,更是一代代农民紧跟政策、扎根田野奋斗的生动写照。(喀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克德利亚艾孜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