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硕果盈仓。8月8日,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特色养殖基地的南美对虾养殖塘迎来丰收时刻,随着渔网缓缓拉起,鲜活肥美的对虾簇拥而出,开网见“鲜”的丰收盛景,不仅奏响了特色养殖的增收乐章,更彰显出乡村振兴的强劲活力。
在多来特巴格乡老董休闲农庄养殖基地南美对虾塘边,工人们默契配合,收网、分拣、称重、打包一气呵成;相邻的锦鲤池内,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弋,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葡萄架下,串串饱满的果实垂挂如珠,恐龙蛋、苹果压弯枝头,清甜果香在空气中弥漫……
社区团购员邓丽敏说:“他们家养的虾成色特别好,肉质特别紧实还带点回甜,客户的反响很好,回购率挺高。今年的虾比往年的个头都要大,所以我今天又订了10公斤。”
产业发展的红利,最直接体现在村民的生活变化中。这些由特色种养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让本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的愿望,稳定的收入来源让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农庄负责人董占胜说:“农庄占地123亩,养殖南美白对虾、黄辣丁、锦鲤等,还有种植区和休闲区,长期用工30人。”
老董休闲农庄工人艾尼·托合提说:“我就是本村的,和妻子在农庄上班,每人工资5000多元。”
近年来,多来特巴格乡锚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壮大养殖业和林果业规模。目前全乡已培育养殖户35户、种植户243户,种植总面积达1656亩,特色种养产业已带动60多户村民实现稳定增收,年人均增收5000元,让群众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杨亮说:“多来特巴格乡已建成乡级养殖示范基地,现有示范户30户。全乡将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摘观光、休闲体验,带领群众实现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喀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庆辉)